2007年9月14日星期五

十种人性真相的误区 (上)

  


  
男性更喜欢胸部大的女性,金发蓝眼睛的美女更迷人;即使男性们知道这些可以通过整容、染发和彩色隐形眼镜而实现,但他们仍旧为此着迷,这是为什么?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大多实行一夫多妻制,很重要的原因是男性比女性高大;但是为什么越到现代的文明社会,越是一夫一妻制呢?相信很多男性都梦想着回到过去的一夫多妻制社会,可事实上那样真的对男性有利吗?不妨和Psytopic一起探索人性真相的误区。-psytopic.com



人性是每个人都热衷的一个话题,但是没有人能给人类天性下定义。每当我们坠入爱河,夫妻之间发生争吵,对进入我国的移民感到心烦不满,或者只是上教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表现着人类独一无二的从人类动物性进化而来的—人性。

这意味着两件事。第一,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不但是我们一生所经历的个人体验和环境产生的,而且是数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所经历体验的。其次,我们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在很大范围上,为所有男性和女性共享,尽管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

人类行为既是我们先天的人性的产物也是我们个人的经验和体验的环境的产物。但是,本文中强调的是对人类行为的生物性影响,因为大多数社会科学家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似乎停止在颈部,似乎我们的行为更像是完全的环境和社会产物。比较而言,不断进步的心理学者看到了人性的心理适应性选择,这种选择过程以特定的方式,通过让我们倾向于考虑感觉,而经常在有意识情况下不断思考解决生存和繁衍的问题。我们偏爱糖果和肥肉就是一种发展的心理机制。我们并非一直选择喜欢糖果和肥肉,只是他们味道可口。

本文一些观点的含义相对于我们的理想,可能看起来很不道德,或者还很讨厌。但是我们把他们公布出来时因为他们是事实,有科学依据。不管喜不喜欢人性,这些都只是简单的政治性错误。

本文由Alan S. Miller Ph.D., Satoshi Kanazawa Ph.D改编自《为什么美人有更多的女儿》,由Psytopic成员Lisa翻译。(Alan S. Miller and Satoshi Kanazawa著,Perigee于2007年9月出版。)

1.男性喜欢丰乳肥臀(也是女性的目标)

早在电视出现以前——15、16世纪的意大利,也可能是两千年以前——女性都染着一头金发。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仅在西方媒体文化中曝光),事实上伊朗女性比美国女性更加在乎她们的外在形象,也希望减肥。这很难将15世纪的意大利和21世纪的伊朗人的偏好和渴求归结于媒体导向的社会化进程。

女性希望长得像芭比娃娃—年轻,小蛮腰,丰满的胸部,一头长长的金发还有蓝色的眼睛——这是意识导向,也是对男性希望和长得像芭比的女性结婚的明智回应。在这些特征背后包含着进化逻辑。

男性特别喜欢年轻的女性,因为他们喜欢健康的而不是衰老的女性。而健康的正确导向便是身体的魅力;另外还有头发。健康的女性有一头光泽亮丽的头发,而病人的没有光泽。因为头发生长缓慢,倚肩长发可以揭露一个女性近几年的健康状况。

男性也普遍偏爱低“腰臀比例”的女性。他们更喜欢女性健康丰满;因为她们有大量的内在的生殖荷尔蒙,更容易在年龄更小时怀上孩子。所以当男性看到细腰的女性时,已在不自觉中融入了更健康丰满的原因。

直到最近,对进化心理学来说,男性为什么喜欢大胸女性,还是个让人感到神秘的话题,因为女性的胸大和乳汁分泌能力并没有关系。但是哈佛的人类学家Frank Marlowe认为,相比小胸部,更大的胸部更重,胸部更显下垂,也更显老。所以对男性而言,男性可以更容易用眼睛判断一个女性的年龄(和她的生殖能力)(PSYTOPIC注:胸部大并且年纪小的女性,则更具生育能力)——这似乎暗示了男性觉得大胸女性更有吸引力的原因。

在对异性进行选择的时候,男性会更喜欢细腰的女性,这和他们喜欢大胸的女性可能是出于相同的原因。一项对波兰女性进行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胸细腰女性生殖能力最强,具体表现为:她们拥有两倍于普通女性的生殖荷尔蒙水平(雌二醇和黄体酮)。

金发很特别,因为金发会跟随年龄神奇地变化。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轻的女孩有一头亮丽的金发,当她渐渐变老时头发就变成棕色。所以,喜欢金发女郎的男性,其实也在不自觉中寻找更年轻的女性当配偶(而且,一般而言,越健康,生殖能力越强)。不相符的是,斯堪的纳维亚和北欧的金发,可能是女性为其年轻而作的广告的选择,因为她们的身体只能隐藏在厚厚的衣服里。

蓝眼睛女性其实和绿眼睛或者棕色眼睛的女性没什么不同。尽管大家对蓝眼睛的偏好很普遍,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一种说法认为当一个人在他喜欢的事物面前瞳孔会放大。例如,当看到小孩时,女性和婴儿(男性不是)的瞳孔会自然的放大。瞳孔放大是对兴趣和爱好事物的最诚实的指示。而蓝色眼睛的瞳孔尺寸很容易观察到。蓝眼睛的人被认为最具吸引力的潜在配偶,因为我们很容易知道他们是不是对我们感兴趣。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上面可用说没有一点是绝对真实的,持久的。通过整形、戴假发、抽脂、丰胸、染发、彩色隐形眼镜等,不考虑年龄,任何女性都可以具有以上定义理想美女的特质。且男性为之倾倒。男性肯定知道那些结实的、大胸女性并不是15岁,但是他们仍旧为她们着迷,因为他们产生了心理机制,并被那些祖先存在的环境中而没有的现代发明愚弄了。

2.人类天生就是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除西方文明史外,人类天生都是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一个女性与多个男性结婚)很少见,但是一夫多妻(一个男性和多个女性结婚)在人类社会中很常见,即使是一夫一妻制的犹太——基督传统也只是婚姻唯一的自然形式。我们知道人类历史上大都实行一夫多妻制是因为男性比女性高大。

在灵长类和非灵长类动物中,一夫多妻的程度是由其物种内雄性与雌性的差别程度决定的。该物种的一夫多妻程度越大,两性体型之间的差别就越大。通常,男性比女性高10%重20%;这人类历史上存在少量一夫多妻制的原因。

相对于一夫一妻,一夫多妻创造了更大的男性适应性差异(在生殖游戏中,“胜利者”和“失败者”的差距),而不是女性适应性差异。男性之间的男性适应性差异给男性在求偶中造成更大的压力。只有更高更大的男性能赢得求偶机会。在成对的物种类,如人类,男女共同抚养孩子,女性更倾向于和高大的男性结婚,因为他们能提供更好的物质保护以对抗掠夺者和其他男性。

在贫富差距十分大的社会里,女性(及她们的小孩)能共享少数有钱男性;半个、四分之一个、甚至十分之一个有钱男性也比整个没钱男性好。正如George Bernard Shaw所言,“母性本能引导女性倾向于拥有十分之一个头等男性而不是整个的三等男性。”尽管实事上人类天性是一夫多妻制,大多数工业社会都是一夫一妻制,因为相对于中世纪的祖先而言,现代男性差不多平等地占有资源。(从狩猎到农耕社会,社会越发展,不平等也随之增长。而工业化则倾向于减少这种不平等。)

3. 大多数女性从一夫多妻中获益,而大多数男性从一夫一妻制中获益

当男性间的资源不平等——这种情况存在于每一个人类社会——大多数女性从一夫多妻制中获益:女性们可以共享一个富有的男性。而在一夫一妻制中,她们有时不得不和穷小子结婚。

唯一的例外是那些人见人爱的女性。在一夫一妻制中,她们可以独占最富有的男性;而在一夫多妻制中,她们不得不和其他一般的女性共享同一位男性。但是,对于男性却完全相反。一夫一妻制保证了每个男性都可以找到老婆。事实上,一般的男性只能和一般的女性结婚,但是总比没有老婆要强的多。

在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男性想像着在一夫多妻制社会中会过得更好。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一般般的男性而言,一夫多妻制意味着没有老婆,或者,幸运点的人,可能娶到一个远远不如其在一夫一妻制社会中能娶到的老婆。

(未完待续)

《棋魂》:天才的思维方式

  

  
Psytopic的朋友看过《棋魂》吗;是否惊叹于佐为电光火石间的思考,以及他所追求的神之一招?静藤光在苦练围棋时竟然轻易地记住走过的每一步棋,在后期的大赛上也能在瞬间想到最妙的棋着,这些是源于天赋,还是得益于强化训练?通过对象棋大师的研究,心理学家找到了答案。这种快速的、由知识引导的知觉,有时叫做“领悟”;要想在大脑中建立复杂的知识结构,就得不断努力,没有天生的大师,只有炼就的专家,因此西蒙提出了“十年规则”。-psytopic.com



大师的非凡能力来源于何处?思维方式是关键。科学证据告诉人们,没有天生的大师,只有炼就的专家。只要拥有专家的思维,你就能成为大师!

1909年的一天。多张象棋桌围成了一个圈,一个男子在圈内慢慢踱步。他的双眼不断扫描周围的棋局,每隔两三秒钟就会下一步棋。而在圈外,数十位象棋迷不停地搔头、苦想对 策。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他能以一人之力抗衡数十人的智慧?他就是国际象棋界的传奇人物,古巴象棋大师卡帕布兰卡(JoséRaúl Capablanca)。比赛结果毫无悬念,卡帕布兰卡28局全胜。这只是他巡回表演赛中的一站,在整个巡回表演赛中,卡帕布兰卡赢了168局。

为什么眨眼间他就能作出最正确的决定?面临巨大的压力,他能提前计算几步?卡帕布兰卡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提前看一步,但总是最正确的一步。”

这句话再简单不过,却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象棋大师优于新手的地方就在于那电光火石间的思考。这种快速的、由知识引导的知觉,有时叫做“领悟”。在其他领域,专家们同样具有“领悟”的本领。一次比赛完毕,象棋大师能记住自己走过的每一步棋;对于一段音乐,哪怕只听过一遍,资深音乐家也能写出乐章的曲谱。无论多么困难,象棋大师也能在瞬间想到最妙的棋着;不管多么复杂,经验丰富的专 业内科医生有时只须瞥上病人几眼,就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专家们的非凡技艺从何而来?源于天赋,还是得益于强化训练?通过对象棋大师的研究,心理学家找到了答案。一个世纪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新的理论应运而生,人脑处理信息(信息的组织与提取)之谜也由此破解。这项研究的意义还不仅在于此,人类的教育事业也将从中受益:象棋棋手提高棋艺的技巧,可否用于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呢?


象棋是最好的研究对象


人类何时开始拥有专业技术?这也许要从祖先们的狩猎说起。对于他们而言,狩猎技术是维系生命的重要工具,不掌握它就难以生存。经验丰富的猎人不仅知道狮子在哪里出没,而且还能推断出狮子的行踪。从孩提时代开始,他们就得跟随长辈练习追踪技术。随着年龄的增长,追踪技术也日益娴熟。“技术的熟练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35岁左右达到技术的巅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富勒顿分校的人类学 家约翰·博克(John Bock)说道。练习追踪技术要花费很多时间,可能比培养优秀的脑外科医生还要费事。

相对于新手,如果在技术上没有绝对优势,那就难称专家,只不过是多了一张唬人的文凭。这种披着专家外衣的人比比皆是。过去2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所谓的专业炒股者并不比业余者赚的钱多;知名品酒家对酒类的鉴别能力并不比馋酒的老农强; 高学历的精神病医生并不比低文凭的同行出色……即使真的存在专业技术,如教学、工商管理,都很难去衡量,更别提如何去阐释。

不过,棋艺却可以度量、可以分解、可以接受试验研究,并且十分直观,尤其在比赛时,任何人都能随时观看。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认知科学家如获至宝,将象棋作为研究思维理论的最佳试验对象。于是象棋被称作“认知科学的果蝇”。

对象棋手棋艺的度量,已经走在了其他任何比赛、运动或竞技活动的前面。运用统计学公 式,对棋手曾获得的所有成绩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棋手的实力等级。然后根据棋手的等级与对手的实力,即可准确地推算出棋手的获胜几率。如果A棋手的等级分 高于B棋手200点,那么在比赛中,A战胜B的平均几率为75%。不管棋手是顶级的还是普通的,这种预测都很准确。例如,俄罗斯特级象棋大师加里·卡斯帕 罗夫(Garry Kasparov),他的等级分是2812点,而荷兰象棋大师扬·蒂曼(Jan Timman)的等级分是2616点。如果二者对弈,那么卡斯帕罗夫就有75%的胜算。同样,中等水平的棋手(1200点)与另一个1000点的棋手对 弈,前者亦有75%的胜算。选手的等级分代表着他们的真正实力,以选手的等级为标准,心理学家就可以客观地评估他们的专业技术,动态追踪他们整个象棋生 涯,而不会受到选手名气的影响。

为什么认知科学家没有选择台球或桥牌作为研究模型,而偏偏选择象棋呢?可能是因为象棋比赛最考验人的智慧。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言,象棋是“智慧的试金石”。象棋大师的技艺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人们将他们的能力归因于他们“拥有魔力” 的大脑。这种魔力在下盲棋时体现得淋漓尽致。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是首个智力测验的发明人之一。1894年,他曾请象棋大师描述他们下棋的过程。起初,他认为棋盘就像照片一样存在于象棋大师的大脑中,但是他 很快断定,大师们大脑中的图像还要抽象得多。他们整体把握棋子的位置关系而不注重具体细节,就像只关心马而不关心马的鬃毛一样。

通过把握比赛的即时细节以及回想走过的棋步,盲棋大师能将脑海中的棋局补充完整。假 设大师忘记了卒的准确位置,该怎么办呢?他立即开始回想开局时的套路,因为在开局时,套路相对固定,而且已经烂熟于胸,因此很容易找到卒曾经所在的位置。 他也可以回忆走过的棋步,通过推理来找到卒的位置——“前两步我没能抓住他的相,所以当时一定有卒在挡路……”他不必纠缠细节不放,利用组织完善的连接系 统,可以重获任何想要的细节。

如果大师们的魔力——超凡的计算、计划能力都是以复杂的知识结构为基础,那么就可以 肯定,专业技术多半来源于刻苦训练,而非上天的恩赐。荷兰心理学家阿德里安·德赫罗特(Adriaan de Groot)是一位象棋大师。1938年,荷兰举行了一场国际象棋锦标赛,他利用主场之便,对普通棋手、专业棋手与世界顶级大师进行比较后,进一步巩固了 上述观点。他曾使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请棋手观看节选自比赛的棋局,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发现,尽管专业棋手的分析能力要比普通棋手强,但是当他们的实力提 升至大师级时,反而不会去思索更多的下法。因为在高手的心中,只会留下最妙的棋着——正如卡帕布兰卡声称的那样。

近来研究表明,德赫罗特的发现只展示了象棋大师的部分实力。在一场对弈中,如果大量 而精确的计算无法避免时,大师们就会拿出真功夫,深入研究各种可能的棋步走法。这种能力,会让普通棋手望尘莫及。同样,知识渊博的物理学家遭遇难题时,也 会比他的学生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然而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专家依靠的不是与生俱来的强大的分析能力,而是多年来逐渐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面对困难的棋局, 一个实力平平的棋手可能会耗费大半个小时去计算、提前看许多步,然而总是错过最正确的一步。相反,一个大师级的棋手根本不用有意识地去分析,立即就能看到 精妙入微的一步。

德赫罗特还让参加试验的棋手在短时间内审视棋局,然后凭记忆重建棋局。在这样的试验 条件下,任何棋手的实力都会暴露无遗。就算用长达30秒钟的时间去回忆棋局,新手能记起的细节也是支离破碎的。而象棋大师,即使只瞟上几眼,也能轻松重建 棋局。这种差别源于一种特殊记忆,也就是对棋局的特异性记忆。特殊记忆是训练的结果,因为在一般性的记忆测试中,大师的表现并不比其他人好。

同样的现象还能从桥牌牌手(多场牌局后,仍记得出过的牌)、计算机程序设计师(能重组大量的计算机编码)和音乐家(能记住大段大段的乐章)身上看到。在特殊领域,对主题事务的记忆能力,是衡量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个不常见的案例也能证明,知识结构才是专家们战无不胜的法宝。一个叫D.H(姓名 不全)的业余棋手,经过9年的训练,终于在1987年成为了加拿大一流的象棋大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尼尔·蔡内斯(Neil Charness)指出,尽管这个棋手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但是他对棋局的分析范围并不比从前广泛,反而是日益精深的棋局知识和相关策略帮助他连连告捷。


非凡能力来自何方


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1978年诺贝尔奖得主)和威廉·蔡斯(William Chase),试图通过研究专家的记忆局限性来更好地洞察专家的记忆能力。按照德赫罗特的研究思路,他们请各个级别的棋手重建曾被人动过的棋局。不过这盘棋局不是大师对弈后的残局,而是一盘乱摆的棋局。在重建这盘随机棋局时,棋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

因此,象棋运动中的特异性记忆不只取决于象棋这项运动,还取决于棋局的类型。这些实验验证了早期的研究结果,有力地证明了能力的非通用性,不同的领域需要不同的能力。早在一个世纪前,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就首先提出了上述理论。当时他指出,拉丁语说得好不等于英语水平高,几何证明也不能教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

象棋大师要处理的信息,数量极其庞大,似乎已经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为了解释他们 这种超凡的能力,西蒙引入了模块理论。195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曾发表过一篇著名的论文——《非凡的数字7±2》。米勒在论文中指出,人的记忆有一定的限度,每次只能处理5~9条信息。西蒙强调说,通过 把不同层次的信息构建成一个一个模块,大师就能突破记忆的极限。通过这种方法,他们会去捕捉5~9个模块,而不是5~9个具体细节。

以“Mary had a little lamb”(玛丽有一只小羊羔)这句诗为例。诗里的信息模块数取决于读者对诗歌与英语的熟悉程度。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这句诗是一个非常大的模块——著 名诗歌的一部分;对于懂英语却不懂诗歌的人,这就是一句话——一个完整的模块;对于记得单词却不明白含义的人,这句话是5个模块(单词);而对于认得字 母,却不认识单词的人,这句诗就是18个模块(字母)!

在象棋新手和象棋大师之间就能清楚地看到这种差别。假如有一个摆着20个棋子的棋局放在面前,新手和大师会怎么处理其中的信息呢?新手满眼都是棋格,而棋子又有多种摆法,因此他获取的信息模块远多于20个。那么大师呢?他会将棋局整体 化,然后把整个棋局分割成5~6个模块,这样记起来不就轻松多了!根据获取一个新的记忆模块所花掉的时间,以及普通棋手成长为大师级选手所需要的时间,西 蒙估算出了象棋大师的大脑中存储的信息模块数:5万~10万个!就像我们听几个字就能背出一首古诗一样,象棋大师只要看一眼棋局,就能从记忆中提取出相应的信息模块。

但是模块理论还有缺陷。对一些记忆现象,例如当大师们精力分散时,他们的表现并没有 受到明显影响,模块理论就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K·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与蔡内斯认为,可能还存在另外一种机制,使得专家可以把长时记忆当作暂存区使用。埃里克森说:“训练有素的棋手在不看棋盘的情况下,能 以几乎正常的水平下棋,要用模块理论来解释这样的事例,几乎不可能。因为你必须先了解棋局,然后才能在记忆中把它翻出来。”这一处理过程需要改变已有的信 息模块,就像倒背 “Mary had a little lamb”,虽然可以做到,但是很难,而且还会错误不断。然而在下盲棋的时候,象棋大师仍然可以精准快速地下棋,让对手无所适从。

埃里克森还引证了内科医生的学习过程。医生们先把信息变为长时记忆,当需要使用这些 信息来诊断疾病时,再把它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埃里克森还列举了一个最普通、最常见的例子——阅读。1995年,他在研究中发现,越是熟练的读者越不容易受 到干扰。就算阅读被打断,熟练的读者也能在几秒钟的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阅读速度。研究人员用长时工作记忆来解释这一现象。这一说法似乎自相矛盾,因为长时记 忆与工作记忆是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不过在2001年,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进行的大脑成像研究却为这一说法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较之新手,专业棋手的 长时记忆显然更容易激活。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西蒙曾提出过一种竞争理论。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的费尔南德· 戈贝特(Fernand Gobet)对它推崇备至。竞争理论实际上是模块理论的延伸,它引入了“模板”的概念,也就是一种极其典型并包含了大约12只棋子的大型布局。模板拥有许 多插口,大师可以插入卒或者相这样的变量。再以诗句“Mary had a little lamb”为例,如果某个词的韵律与诗句中的词等同,那么就可以用这个词来替换诗中的词。例如,用“Larry”替代“Mary”,用“pool”来替代 “school”等等。任何知道原始模块的人,都能在瞬间插入另一个词。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要想在大脑中建立复杂的知识结构,就得不断努力。西蒙提出了“十年规则”,他认为要掌握任何技艺,十年的艰辛历程是无法避免的。即便是数学天才高斯,音乐奇才莫扎特,象棋神童菲舍尔,也得去拼搏、去奋斗,也许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近年来,象棋天才似乎不断涌现,但这都归因于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计算机能让孩子们研 究海量的大师级比赛,频繁地与大师级程序对抗,于是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就能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1958年,15岁的菲舍尔获得了象棋大师的称号,当时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而目前的记录保持者、乌克兰的谢尔盖·卡尔亚金(Sergey Karjakin)获得大师称号时,仅有12岁零7个月!

埃里克森认为,光是练习远远不够,还需要全身心投入,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就像业余爱好者,他们可能会用大量的时间来练习下棋、打高尔夫球、演奏乐器,却始终达不到专业水平;然而一个经过正规训练的学生,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超过他们。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说明练习和比赛对棋手的帮助似乎不如踏踏实实地学习。训练和比赛的主要价值在于,新手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缺陷,从而在以后逐渐弥补。

在学习初期,新手往往兴趣浓厚,钻研劲儿十足。他们刚开始学习打高尔夫球或者开车时,技术的进步速度可用“神速”二字来形容。但是技术一旦攀升到一定的阶段,例如跟上了高尔夫球友的节奏,或者考取了驾照,大多数人就松懈了。于是,他们变得懒散,技术也被荒废。相反,训练专家总是让人不停地思考,因此参与学习的人就会自觉自律地去钻研、不断提高技术,从而缩小与高手之间的差距。

人类在进步,衡量专业水平的技术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现在的高中生能在4分钟内跑完一 英里(约合1.6公里);学音乐的学生敢于演奏曾经只有名家才敢尝试的曲子。如果说上述比较还不能让人信服,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象棋上的证据。英国人约翰· 纳恩(John Nunn)既是数学家,又是象棋大师。他利用计算机,比较了1911年和1993年举行的两届国际象棋锦标赛。结果发现,现代棋手出错的几率要小很多,换 言之,他们比前辈们下得更准确。纳恩还研究了1911年的一个棋手下过的所有棋局。在当时,这个棋手算是一个中等级别的选手。按照今天的标准,他的等级分 不会多于2100点,离大师级标准还有一大段距离。与普通棋手相比,百年前的大师仍然实力强劲,不过与今天的大师相比,可能就有一定的差距。

在卡帕布兰卡的那个时代,计算机、象棋数据库都还没有出现,他们只能靠自己解决一切 问题,正如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如果说今天的大师在技术上已经超越了曾经名满天下的先辈们,然而在创造力方面他们却难以望其项背。今天,刚毕业的物理学 博士掌握的物理知识,恐怕连牛顿也要自叹弗如,但是在这些博士中,有谁能像当年的牛顿一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说到这里,很多怀疑论者的耐心可能会荡然无存。他们肯定会说,要步入卡耐基殿堂,除了练习、练习、再练习之外,还要付出更多的东西。虽然相信天资的重要性,尤其是专家和他们的学生对此深信不疑,然而奇怪的是,没有任何证据来支持这一观 点。2002年,戈贝特曾做过一项研究。研究中,他用图形记忆测验衡量各级别棋手的视觉空间智能。结果发现,棋艺的高低与视觉空间智能的强弱根本没有联 系。还有研究人员发现,职业裁判预见赛马结果的能力与他们的数学能力也没有什么关系。



撰文: 菲利普·E·罗斯(Philip E. Ross)
来源:《环球科学》

2007年9月10日星期一

男人谎言排行榜,及背后的心理动机

  

男人大都会对自己的妻子说谎,女人们不必大惊小怪,以下是他们谎言排行榜前8名,妻子应该对自己的丈夫有一个更新的认识。 


1、这件衣服你穿上很美

原因:避免争论

男人对于妻子的提问总会给出类似的答案,这有可能是不愿意伤你的自尊心,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同时也避免引起你的不快或让你产生误解。


2、我能修理

原因:维护自信心

如果一个男人不能修好家里的一件工具,他一定会说谎表示已经坏了,应该换一个新的了,因为如果他承认失败,而让妻子来修的话,他会觉得有伤自己的自信心。


3、没事

原因:独自疗伤

男人遇到问题总是说没事,其实他只是候独自一个人默默舔拭伤口。悲伤、沮丧的感觉男人也会有,对于男人来说,流血是光荣的,拒绝用创可贴是神圣的,他们有时会用谎言来掩饰自己,从而逃避令人恐惧的对白。


4、要是你不想,我也不想

原因:避免自己成为强迫妻子的色狼

当你说你没情绪或身体不适时,男人只能掩饰起自己内心的失望,免得被你当成是个只知追求性爱,不懂温柔的人,其实做男人挺难,既要懂得浪漫又要懂得尊重,不能随便动手动脚,也不能出现失败,于是,男人有时不得不说谎。


5、我给你打过电话

原因:自卫

所有的男人都认为自己是超乎一般的好人,所以当你遇到丈夫忘了给你找电话,或因为约会迟到、没能完成你交待的事时,他通常会用这个借口,请你多多原谅他吧,在男人看来,说谎有时是避免被伤害的办法之一。


6、我是最好的

原因:让你觉得嫁有所值

男人在描述自己的勇敢和强大,他们的经历或是他们在工作岗位举足轻重的地位时,常常会这样言过其实,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让你别忘了你嫁对了人,说说大话只是满足自己的好感觉罢了。


7、我过去的女友?就那么回事

原因:自我保护

大凡女人都很好奇,想知道自己丈夫过去女友的真实情况,当隐私观念很强的男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想敷衍了事是可想而知的,同时他也懂得既要诚实又不能让爱人纠缠不清,但有些问题他们的确不爱回答,因为过去的情感正是他们最安全的隐私。


8、我怎么会骗你

原因:让爱人消除疑虑

男人希望能快乐地生活,于是在男人的口中使女人消除疑虑的最好办法就是这句话,当然这要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你们婚姻关系的牢固度,也许要用一生来寻找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男人都希望有个好莱坞电影式的完美结局。

识别谎言,只有短短的1/5 秒

  


大自然造就了许多说谎者,人类并不是唯一故意说谎的灵长类动物。但是由于具备独一无二的智商和语言能力,也只有我们才能把说谎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之前Psytopic曾发布过一篇《每人每天说谎二十五次》,在社会交往中,人们说谎或被谎言欺骗的次数之多令人震惊。研究发现,一闪而过的面部表情变化会泄漏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大多数人很难发现别人是否在说谎,而有少部分人具备分辨这些微小变化的能力——虽然过程只有短短的1/5 秒。他们是什么人?也许你就是其中的一个。

  《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社会交往中,人们说谎或被谎言欺骗的次数之多令人震惊。但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被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正在研究,人如何能像测谎仪一样,抓住说谎者的口实。为此他们分兵两路:一部分学者研究那些特别善于说谎的人;另一部分学者则研究,人在辨别谎言时的外部环境。

  多数人测谎能力低下

  大自然造就了许多说谎者,人类并不是唯一故意说谎的灵长类动物。但是由于具备独一无二的智商和语言能力,也只有我们才能把说谎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在科学家看来,如果你想吸引某位异性的注意,或是获得财富和地位,说谎算得上一个自然而然的策略。因为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是性能低下的“测谎机器”。

  谎言研究权威、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已经在这个领域奋斗了40多年。他的研究显示,大多数人很难发现别人是否在说谎。就连经常和谎言打交道的警察、联邦调查局探员、临床医学家、法官、海关人员也不例外。他们做出的判断,正确性一点也不比其他人高出多少。一项至今仍未发表的253项研究报告显示,其正确性只有53%左右。

  女人很有测谎天分

  然而事情总有例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埃克曼就发现有人在测谎测试中得了满分。这个人名叫纽伯瑞,是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联邦烟酒枪械炸药局的一名普通的高级调查人员。

  在发现纽伯瑞的特例后,埃克曼与另一位心理学家奥沙利文组建联合小组共同执行一项使命———寻找世界上的谎言辨别奇才。在14000人参加的一系列研究中,她们分别对每个人的情感和模拟犯罪等谎言辨别能力进行了研究。29名可称得上奇才的被测者,已经成为重点攻关对象。初步分析确信:依据早期发现,一闪而过的面部表情变化会泄漏一个人的内心想法,愤怒或者内疚更是成为谎言的指示器。而奇才们似乎具备分辨这些微小变化的能力——虽然过程只有短短的1/5 秒。

  在29位奇才中,只有10位是女性,但是她们成功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预想中高出很多。奥沙利文感到非常惊讶———以往的研究从未证明女性具备更优秀的谎言辨别能力。她认为,在完成非言语交际任务时,女性的表现要比男性更为突出。例如,根据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变化来判断他的情绪。

  童年不幸往往测谎能力高

  事实上,依赖常规的语言交际只会使谎言辨别变得更困难。埃克曼以往的研究发现,具备超级谎言辨别能力的人,左脑通常受到过损害,削弱了对语句子的理解能力,迫使他们更多地依赖于非言语暗示。例如面部表情。最近的研究发现更加令人好奇:谎言辨别奇才往往有着艰难的童年,他们对家中其他人的情绪变化更为敏感。父母酗酒、不寻常的家庭背景——例如父母都是移民或者母亲从事艰苦的工作 ——在当时并不是普遍现象,种种类似的经历让他们对非言语暗示尤为敏感。

2007年9月7日星期五

意外后果定律:怎么会这样!

  



  这些情况或许你已经很熟悉:一大早赶到办公室正想出来昨天积压的活,老板正好看到你,又给你了一堆工作;为了避免被砸而绕开梯子,却被车撞到。有些出发点很好的做法,却会带来一些意外的后果,这就是意外后果定律。这个规律不但影响着你我,从科研成果到社会政策,乃至战后处理都受到了这一定律的影响。-psytopic.com

  世间有一条定律频频出现并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就是意外后果定律。这种事我们都熟悉:一大早到办公室想处理手头积压的事,老板正好看到你,又给你一堆工作;为了防止被砸而绕开梯子,却被车撞到。这一定律还发生在更大的背景下,经常带来戏剧性后果。英国《焦点》月刊11月号刊发一篇《怎么会这样!》的署名文章,文章似乎在告诉人们: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和现象。

  一些科学家以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直到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才方寸大乱。从转基因作物到灵丹妙药,甚至一些绝顶聪明的创意也会偏离正道。政治家也在从健康恐慌到战后分赃的各种事件中感受到了这一定律的影响。


“安全”冰箱

厨房里的冰箱曾背负无声杀手的恶名。早期使用的制冷剂是二氧化硫等致命化合物,它们经常会渗漏出来,夺走睡梦中的一家人的生命。

1928年,美国化学家托马斯·米奇利似乎找到了完美的解决办法:一种完全无毒又稳定有效的制冷剂——氟里昂。

米奇利1944年长眠于地下时还以为自己造福了人类,但30年后,《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首次指出,氟里昂会在阳光照射下分解,破坏地球臭氧层。到了1989年,南极洲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氟里昂被禁产。据目前估计,要用几十年才能修复米奇利这项科学成就所造成的损害。


低焦油香烟

烟民都知道,焦油含量低的香烟比普通烟的害处要小得多,因为其中污染肺部的有害物质较少。已有约1/3的烟民改抽这种烟,但其实是自欺欺人:真正的危险在于烟雾中的化学物质,而焦油含量低的香烟会让人更深地吸气以获得同等满足感。这样会使致癌烟雾更深地进入肺部,从而使患肺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更糟糕的是,新的调查指出,抽焦油含量低的香烟更难戒烟。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对约1.2万名烟民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抽这种烟的人戒烟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一半,因为他们认为自己面临的健康危险较小。

调查人员称,事实正好相反,因为这些烟民吞云吐雾的时间较长,从而使肺吸入更多化学物质。


苦涩的转基因果实

上世纪90年代,转基因作物被赞誉为多年与伤害农作物的害虫作斗争的一大突破。科学家给普通农作物添入特殊的基因,使其生成天然杀虫剂,从而大大减少使用昂贵的化学品制成的杀虫剂。

这至少从理论上成立,而且说服了中国农民:1992年他们率先种植转基因作物。早期研究似乎证明了这一做法的优越性:专门对付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所需的杀虫剂要比普通品种少70%。但在今年年初,中国也率先发现了弊端。

在棉铃虫受到抑制的同时,其幼虫的死亡为其它害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尤其是盲蝽。为了消灭这些害虫,农民不得不使用新型杀虫剂,且每个生长季节要喷20次之多。这些额外费用几乎抵消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好处。


杞人忧天的代价

据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吉格伦策教授称,掌握意外后果定律能逃过死劫。他研究了公众对9·11事件的反应,发现该事件果然导致人们普遍不愿坐飞机。在袭击过后的几个月,因为担心遭遇类似袭击事件,很多美国人宁愿开车去目的地。但这样做带来更多危险:美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超过4万。

通过分析车祸数据,吉格伦策教授发现,9·11以后的3个月当中,美国的车流量猛增5%,整整一年未恢复正常。据他估计,对乘飞机的无谓担忧导致死于车祸的美国人增加了1500名。他呼吁政府提醒人们在遭遇袭击后保持理性。


改进奇迹的努力

如果说有一种药几乎包治百病,那肯定是阿司匹林。从心脏病到癌症,这种举世闻名的止痛药似乎处处有用。但有利必有弊:它会刺激胃,严重的引起内出血甚至死亡。

20世纪80年代,药理学家发现阿司匹林是通过抑制两种酶(COX-1和COX- 2)来产生作用的。由于其药效主要在于抑制COX-2,所以药品公司开始寻找一种只对COX-2起作用的化合物。临床试验证明这种“COX-2抑制剂”似乎非常有前景,因为它具有阿司匹林所有的优点,副作用却大大减少了。

但随着这种药品在1999年投放市场,奇迹开始破灭。研究发现,尽管它们减少了胃出血的危险,却使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增加了一倍。到2004年,该药品被撤出市场,大批患者要求索赔。


并非妙计

1967年3月,“托里峡谷”号超级油轮在兰兹角漏油,崭露头角的生态保护运动趁机展示人类怎样保护环境。救援小组迅速展开行动,在海上喷洒清洁剂降解浮油;海军航空兵则试图用凝固汽油弹烧掉浮油。此举带来严重后果,在泄油事件中幸存的海洋生物要么葬身火海,要么渐渐中毒。

1989年,埃克森公司的“瓦尔德斯”号油轮在阿拉斯加的威廉王子湾触礁,约 1.5亿升原油泄漏,引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环境灾难。清理专家这次吸取前车之鉴,用热水取代有害化学物质,使用高压爆炸法去油。这使海岸线看起来安然无恙,却使石油流到浅海区,祸及水下生物。同时,礁石上对石油耐受性较强的海洋生物被炸死或烫死,从漏油区救出的水獭被转移到未受污染区,却将病毒传染给了健康的水獭。


喝酒的充分理由

1920年1月16日,为禁酒游说几十年的宗教团体终于如愿以偿,美国宪法第18次修正案在这一天生效,禁止销售、生产或运输酒精饮料。

随之而来的影响非常有戏剧性:酒业垮了,带来无数争吵、枪战、打骂妻子现象的老式酒吧消失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非法卖酒的暴力团伙,他们为争夺黑市控制权而纷争不断,由此引发多起严重的暴力事件。

禁酒令还使地下酒吧纷纷涌现,人们在这里非法买卖、饮用黑市酒水。它所产生的另一个意外后果是对嗜酒者的影响。酒鬼只要想办法还是能喝到酒,但由于已颁布法律禁令,他们无法再得到政府的医疗帮助。


难咽的苦果

1995年10月,政府官员向服用第三代避孕药的妇女发出紧急通告,因为有研究结果称,这种药品会使患深层静脉血栓(DVT)的可能性加倍。专家谴责政府危言耸听,因为DVT的危险性要远远小于堕胎或怀孕。

但人们还是恐慌起来:家庭医生接到紧张不安的电话,第三代避孕药销量大减。官方数字显示,堕胎率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上升了8%,这是自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上升。

原先的研究声称减少服用第三代避孕药能使DVT患者相应减少,然而,2000年的调查数字显示,截至1998年,服用新一代避孕药的妇女人数从54%减少到14%,但其间DVT患者的数字却丝毫未减。这一事实完全推翻了原有结论。


绥靖政策

罪有应得是世界通用法则。1919年,世人对发动一战的德国人口诛笔伐,协约国决定惩罚同盟国,使一战成为“终结所有战争的战争”。《凡尔赛和约》应运而生,要求德国裁军并放弃包括殖民地在内的大片领土,并要求德国赔款。

德国对和约条件提出抗议,坚称这会招致灾难。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这会适得其反。果不其然,不到两年,德国就开始拖欠赔款,迫使协约国减少数额,并在1932年彻底中止赔款。希特勒及其纳粹党利用了和约带来的痛苦,于1933年上台。更具讽刺性的是,和约的惩罚性质也使很多英法人士支持绥靖政策。

《凡尔赛和约》成为意外后果定律最非同寻常的例证。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它说明了惩罚性赔款会带来的政治危险。美国在二战结束后开展马歇尔计划,为欧洲国家(包括德国)注入大量资金,从而实现了《凡尔赛和约》所未能实现的和平共处。

Psytopic推荐自新华网

2007年8月9日星期四

真正决定快乐的因素是什么


  
快乐生活的秘诀在于给予;广告只会让人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多。在同一个社会里,富人的平均快乐程度要高于穷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喜欢与别人比较收入水平。但一旦每个人都变得富有,他们将不会觉得自己更快乐。真正影响快乐的因素是人际关系的好坏。其中,家庭关系的好坏处于第一位。-psytopic.com

有这样一则故事:

有个富翁,什么都有,却总是闷闷不乐,老觉得还少了点什么。一日,他经过市集,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便很轻蔑地扔了一个小钱,并调侃说:“像你这样一无所有的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乞丐回敬说:“喔,大人,我虽然没钱、没势,可是,我有一样您没有的宝贝。”

富人不明白:“哦!你有什么宝贝?我可以出高价向你买,快说!”

乞丐不慌不忙地说:“只怕你买不了”

富人不相信地说:“笑话!我不信天下有我买不起的东西。”

乞丐回答道:“这样东西它不卖的,因为它不能卖,它是一种感觉——就是快乐。”

将幸福快乐作为国家目标

美国《未来学家》杂志刊登了《将幸福快乐作为国家目标》的文章。作者理查德·莱亚德评价了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快乐”程度,并分析了“快乐”与“不快乐”的原因,主张幸福快乐应成为国家的目标,以下是译文内容。

  最好的社会是人民最快乐的社会,最好的政策是带来最大快乐的政策——杰里米·本瑟姆等伟大的18世纪思想家如是说。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一原则难以付诸实施,因为人们对于快乐的源泉知之甚少。然而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的科学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了心理学和神经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对于快乐源泉的了解要比过去多得多。

  我们所了解的第一件事情是,在过去的50年里,尽管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平均快乐程度一点儿也没有增加。这是因为,在人均收入超过 1.95万美元的情况下,较富的社会并不会比较穷的社会更快乐。当然,在同一个社会里,富人的平均快乐程度要高于穷人,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喜欢与别人比较收入水平。一旦每个人都变得富有,他们就不会觉得自己更快乐。

  在富裕社会里,真正影响快乐的因素是人际关系的好坏。其中,家庭生活等个人关系的好坏永远处于第一位。接下来是工作,包括有没有工作以及能否享受它所带来的价值及同事关系。最后是与朋友和陌生人的关系。

  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快乐得多,其中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总是名列前茅。这主要是因为那里的人们相互之间更加信任。在英国和美国,相信“大多数人可以信任”的人数在过去的50年里减少了一半。这说明,由于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个人的成功变得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上述事实要求我们改变对自己的态度,换角度来思考政府应该如何帮助我们致富。 这种观点应该影响公共政策的各个方面。恕我大胆提出一些建议:

  ○我们所能影响的最重要对象是孩子们的价值观。学校应该系统地让孩子们知道,快乐生活的秘诀在于给予。

  ○在我们的社会中,最不快乐的人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3/4的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尽管现有的精神疗法能够治愈其中半数以上的患者。社会应该免费提供此类治疗。

  ○广告让人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多,对现状感到不满。瑞典禁止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广告宣传的政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

  ○我们应该停止为税收道歉。这有助于阻止我们更加狂热地工作,阻止我们牺牲与家人朋友的关系。我们应该坚持收入的重新分配,因为额外增加的一英镑或一美元给穷人带来的快乐要比给富人带来的快乐多得多。这也意味着将财富重新分配给第三世界。

  我们身处一个新的时代。如今,创造更多财富并不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如果我们想变得更快乐,就需要一项不同于过去50年的新战略。我们需要把人际关系摆在第一位。

感谢Psytopic网友erika提供素材/译文内容来自《北京青年周刊》